我的极大魔法是什么

最近在读一本植物巫师小说,感觉作者大概是一个退出科研圈写文的人。读到中间提到的生态环境的冗余结构,构造独属于自己的“极大魔法”,感触一下子涌上来,感觉想写一点脑子里出现的念头。

对一条食物链而言,单一的生产者–>分解者似乎已经足够构成一个能维持运行的生态结构。但是这样的生态毫无稳定性可言。一个森林中多样的食物链关系维持着数量上的动态平衡,不同生态位上的生物为能量的获取和消耗的稳定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物理上,看似冗余的自由度为多体物理的存在提供了舞台。把信息编码为多体态,从固定点(fixed point)模型走向更广阔的phase,我们需要着这样的冗余。上面思考的内容大概是过去十几年已经完成(或者部分完成)的结果。那么面对未知前沿探索的PhD,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我们当下获取知识的途径是arXiv,最容易进入脑子的内容是各式各样的新概念。我们极容易陷入谈论他们的安全区:量子魔法,量子混沌,混态物相,量子姆潘巴效应······这些单一名词似乎为他本身划定了完备的游戏区域。如果局限在此,就好像专注于一条单一食物链一样,显然我们需要一些类似“食物网”这样的认知,就算是一个粗糙的网络那也可以作为属于自己的“极大魔法”的雏形。

距离wenwei第一次表达对我提出真正physical的问题的期许已经过去了一年半了,但是我仍然像巫师学徒一样摸不着头脑。博三的我,在小说的启发下又一次提问,


我的“极大魔法”是什么?


在科研之外,另外一件突然意识到的事情是:生活本身也需要一定冗余结构,需要构建一个相对的“极大魔法”。对一个PhD而言,睡觉–>吃饭–>科研这样一个日常循环大概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但是必要不等于全部,这样一个日常循环很容易被老板的负面评价一拳打倒。我和朋友们开玩笑说,健身练出来的身材是过去几个月的最大成就。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健身这一件小事已经纳入了我的日常,并且成为了一件为之开心的事情。和师兄们打徳扑,健身完去吃好吃的,这些一件件非必要的事情使得科研(或者广义的说 思考)成为一件更令人享受的事情。但是这并不足够让我爱上生活,我还是会在游戏,小说,xhs中寻找让我有灵光一闪的乐趣瞬间。这又一次向我们提问:


我的“极大魔法”是什么?


  • Copyright: Copyright is owned by the author. For 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for authorization. For non-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 Copyrights © 2021-2025 Richard Liu
  • Visitors: | Views: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