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听了听叹息,然后我就会回想起在北京的下雪天,一下子就有一种有一点冷到刺痛但是亮亮堂堂的感觉。
遗憾的是新加坡完全没有下雪的日子,没办法重新感受踩在雪上嘎吱响的安静。然后就会想起一些对自己的幻想:做一个儒雅的文人,就像雪一样干干净净的,底下掩着等待绽放的绿色。但是现状就是我仍然畏惧孤独,畏惧像雪一样的颜色。
最近的压力有点大,腮边长了很多痘痘。不过细细想来这种完全没有必要的压力完全是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完全源自于现实和自己的不自洽。一方面我独处时会感到焦虑,需要有一个聊天对象来逃避,另一方面我又渴望拥有和自我独处的时光。我想一件还算不错的事情是,phd给了我一个新的四年来完成这种转变,不像每周都会和老板见面,什么都还没开始做,一周便匆匆过去了。难免我会有一种不真切的感觉。
今天有两个seminar,明天见老板。我很难跟他讲我这周做了什么,我好像在工位呆了很长时间,但是有效工作时间并不长,至少我没有什么实感。和朋友出去喝酒也好,逛超市也好,似乎也很空虚,想谈恋爱的心思也逐渐收束。我试图通过别人的文字里获得一些启示,就好像一种来自过去的神谕。显然,神谕本身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能通过直觉和经验来获得对生活的某种感知。
最近我喜欢上了写这种碎碎念式的博客,一边写一边反思。反思自己的逻辑,反思自己的用词,反思自己不爱写“我”怎么怎么样,而是直接写怎么怎么样。微信上添加的朋友越来越多,无用的社交链接让我欲言又止。博客挺好的,somehow只有我会看,当然如果有朋友在看说明we are close friend and you care about me. 来新加坡快三个月了,很明显的我又改变了很多。
Be sober and r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