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幻想和现实

到新加坡已经一月有余,日子也学着过了些。

刚开始也还在刷各种社交软件以窥探其他人的生活,突然意识到这对自己的生活并没有提供任何价值——除去增加无所事事的焦虑并无作用。同时对科研也产生一种空虚,“这真的是我想做的东西吗?”每次坐进格子间,面对几十个人的办公室,就有一种上班打卡的感觉。我猛的意识到一种网络的空虚,以及本科时一些缺乏实体的想象。我似乎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在这里我理应给出一些精巧的挪揄,不过脑子已经乏了,假装这里有一些神秘的比喻。

接下来面对的第一件事是博资考,还有不到一个月了。口试我排在第一个,是有一点恐惧在身上的,看上去得花一点时间复习,或许应该做几个视频放到B站上?想学场论,用在之后的动力学问题上,感觉奥特曼组里就有人做这个,但是不知道怎么set my feet in it.还有各种奇怪的topic,但是不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强关联也得学,FQH和Disorder system听上去很有意思。

哦对,assignment的答案还没写,TA做的好不称职;高量的作业没动,但是感觉手算一下coherent state也还蛮有意思;TFM的约化密度矩阵还没算,真是扯淡。虽然老板没有urge我去做一个组里的网站,但是猜测做这样一个东西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想学做饭,但是不知道从何学起。感觉PhD面对着好多事情,生活上、科研上、课业上,好多好多需要做亦或想要做的事情。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本科的时候感觉学长学姐在网络上时常消失吧:自己的生活并不建立在网络上。想认识隔壁的博后,找个机会买一些social的饼干糖果社交一下。哦对,CQT有个博后学长好强来着,之后找个机会和他聊聊天,看博客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好久没写诗了,note也没写,学的东西七七八八零零散散。闲下来整理一下,就这周吧不往后推了。一些新的奇奇怪怪的幻想:Liu Chuan这个名字好像重名的人还是有一些,需要怎么让自己之后的Google scholar突出呢?要不要换个性格做一个稍微内向一点的人呢?

  • Copyright: Copyright is owned by the author. For 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for authorization. For non-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 Copyrights © 2021-2025 Richard Liu
  • Visitors: | Views: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