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中秋

昨天是23年的中秋节,第一次在异国他乡一个人过。我似乎并不想家,只是感觉有些寂寞。

昨天熬夜看小说看到很晚,下午洗了个澡才起床。心血来潮去了NUS-Yale Library,在utown的星巴克看了会随机量子线路的网课。

感觉PhD生活和本科相比,上课、社交少了些,能每天见面的朋友也就是组里的同事。一个人咀嚼着一种寂寞,原以为刷xhs刷b站就能填满自己的时间,最后还是会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作为一个e人(或者说暂时塑造着e人的人设),寂寞并非所愿,但是也并不让我觉得难过。相比较而言,最近发现的一些事实更让人落寞,不想记下来在未来提醒自己。

我发现当我不说话时,我并没有感觉到充实,但是说话的时候,我的确感受到空虚。或许这只是表明,在过去的23年间,我没有认认真真的生活过。我随时需要别人的反馈告诉我什么是对的(指让对方开心),什么会引起误解或者矛盾。我似乎并没有push myself to the limit,简而言之,我仅仅是live a half life。我猜这是生活并不让我感到兴奋的原因。

下周二是我的渡劫日,我不止一次向周围人输送这个概念以缓解我自己什么都没有准备的难堪局面。我很难真真切切像这段文字一样描述我的内心,但是不忠实于自己内心的人得不到一个忠实表示。似乎这里我想加入一些幽默,似乎只是在逃避一些让我觉得难过的事实:我并不知道我是什么样子。

随机量子线路,对。我好像听说了某些让我觉得非平凡的领域常识,但就经验来看,不做任何推导的"heard of something"并不会在我的心里留下什么记忆。上大学之后感觉自己记忆在衰退,我有理由怀疑这是因为我开始不忠实于自己因为我对“自我”这个词感到莫名的迷茫。我想我应该做一些推导,关于Haar随机量子线路的纠缠动力学是sub-linear这一点值得我写一个比较正式的note。但是应该用英文还是中文呢,虽然暂时不应该纠结这些细节但是他确实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要不下次seminar我就讲这个duality吧,感觉蛮有意思的。

说回性格。每个我认识的朋友都会说我是典型的enfp,这个性格描述词的每一点我都能对上。我不知道我是扮演着这样一个角色还是因为我很少忠实的表达我的想法所以看上去像这个性格。可能我需要学会放下手机,寻找一些线下的社交,不要用观察者的视角生活。

哦对,今天zth问我了一些qft的问题,我发现我的记忆并不能覆盖这些细节,哪怕这些都很trivial。我到底记得什么东西呢?还有就是头发日渐长了,我开始思考要留长发还是剪短,但是第一反应是找一个人询问他/她喜欢什么样的头发。我到底需要什么呢?我不知道。

今天的流水账就记到这里吧,絮絮叨叨的没有逻辑,或许下次会好一些?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do,推一遍学到的随机量子线路,讲一遍随机量子线路。12点半了,要开始早睡早起。早起要洗澡香香的会很开心。

学会生活。

记于2023.09.30 凌晨

  • Copyright: Copyright is owned by the author. For 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for authorization. For non-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 Copyrights © 2021-2025 Richard Liu
  • Visitors: | Views: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